为全面落实两个“向下”、两个“全体”的总体目标,组织全市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青年心声,帮助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努力开创全市共青团工作新局面,按照团省委《关于开展万名团干“下基层,听心声,促落实”集中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共青团周口市委定于在全市开展万名团干“下基层,听心声,促落实”集中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主题
深入基层听心声,转变作风促落实
二、时间范围
2010年6月初至8月底,市、县团的领导机关干部和市直、县直团干部集中开展调研活动。
三、活动内容
1、深入 “下”。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团的干部要按照面向基层、狠抓基层的要求,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要做到“五个至少”:一是至少实地调研2个县区、3个乡镇(其中包括1个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乡镇、1个工作困难乡镇)、5个行政村;二是至少实地调研2所大、中小学;三是至少实地调研2个非公组织或社会组织;四是至少实地调研2个驻外团工委;五是至少实地调研3个产业集聚区、农村专业合作社、青年自组织。
2、认真 “听”。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团的干部在调研中要积极走进基层、走进青年,认真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倾听下级团组织对上级团组织的意见、建议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二是注重总结提炼基层的鲜活工作经验;三是注重了解普通青年群众,尤其是困难青年群体的成长、发展需求和对团组织的具体要求。
3、真心 “帮”。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团的干部在调研中要详细了解基层团组织的实际困难和工作需求,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和改进办法,为基层团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要做到“三个帮助”:一是帮助理清思路,对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给予科学指导,提出中肯的工作建议和努力方向,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二是帮助查找问题,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认真梳理,深刻剖析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和改进办法;三是帮助开展培训,对基层团干部就全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团市委部署进行灵活多样的培训,切实增强基层团干部的业务能力。
4、有力“促”。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团的干部要通过开展调研活动,锤炼扎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从满足青年多层次服务需求出发,从支持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出发,做到“三个促进”,不断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取得新局面。一是促进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对全团重大决策部署、重要理论成果、重点工作项目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二是促进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对持续推进2010年度团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新的机制和措施;三是促进全市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干部注重基层、关心青年、务实有效的新作风。
四、工作方式
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团的干部在开展调研活动中要通过走访、交流、问卷、座谈、入户等多种灵活形式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具体讲要做到“五个一”:一是开展1次与普通青年、尤其是困员青年的面对面交流谈心活动;二是在调研区域内举办1次由基层团干部代表、基层青年代表、大学生村干部代表、青年志愿者代表、小额贷款项目代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代表、少先队辅导员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交流会;三是开展1次真情看望活动,对困难青年群体、留守儿童、“贫困县计划”青年志愿者进行看望慰问;四是形成1篇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团市委机关各部室提交1—2篇报告,各县区团委提交1篇报告);五是提出至少1条有建设性的工作意见(在调研报告中体现)。
五、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开展集中调研活动是团市委贯彻落实省委“四个重在”要求,促进全团工作作风转变的具体体现。各县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取得成效。要切实做到深入青年、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完成各项调研任务,坚持杜绝走过场、走形式。
2、行动统一。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统一部署,集中行动,形成声势。团市委调研范围涵盖所辖全部县市、所辖20%乡镇(街道办事处);各团县区调研范围涵盖所辖80%乡镇(街道办事处)、20%行政村;各直属单位、高校团委调研范围涵盖本单位50%基层团支部;其中市、县两级调研对象不能重复;第四批驻点单位、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单位、团省委直接扶持的创业项目等要重点调研。
3、厉行节俭。各县区、各单位在开展调研活动中要厉行节俭、轻车简从,原则上调研费用由本单位支出,不增加基层负担。要严格遵守《关于下发<关于严格管理团的专职干部的几项规定>的通知》(豫青办字【2010】3号)和《共青团河南省委简化公务接待、减少和规范会议、文件及事务性活动的若干规定》(豫青办字【2009】20号)文件规定,如有违规、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