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周口市委员会主办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关注 > 公告栏
关于评选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通知
〖信息来源:周口青年网〗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16日 〗

 

共青团河南省委

文件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河南省青年联合会

河南省学生联合会

河南省少工委

 

豫青联字〔201162

 


 

关于评选2011年度

“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通知

 

各省辖市团委、人社局、科技局、科协、青联、学联、少工委,各直属单位团委,各省管高校团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精神,促进我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发展,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服务科教兴豫战略,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团省委、省人社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省青联、省学联、省少工委决定评选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设立青年组、大学组、中学组、小学组4个组别,根据评审标准,共对50名优秀个人进行命名表彰,其中,青年组20名,大学组15名,中学组10名,小学组5名。获奖者将优先推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候选人评选活动。

“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基金”将对获奖者进行奖励,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学组、小学组获奖者每名颁发奖金2000元,青年组、大学组获奖者每名颁发奖金5000元。

“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设立“优秀组织奖”对在组织推荐工作中表现积极、成效突出的单位予以奖励。

二、推荐条件

在河南省内学习、工作,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做出较大贡献的青少年,并符合相应组别条件:

(一)中学组、小学组

1、取得科技发明或专利,具有显著或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技小发明、小创作、科学论文、科学童话和科幻画原创作品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

2、承担全国、省级科研课题,在科学调查、社会实践中取得较大成果;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出重要合理化建议,被省市采纳,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3、积极组建并发展科技类社团,开展科技体验和科技实践活动,在向青少年同学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技术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认可。

4、在国际、全国以及全省各类科技创新重大比赛和评选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者。对具备下列条件的候选人予以优先考虑: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明天小小科学家”以及全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等活动中表现突出者。

(二)大学组

1、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年龄不超过28周岁(19831031以后出生)。

2、踊跃投身科技实践,充分体现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能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视野,开展本学科、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

3、学术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或在科技创新中拥有国家专利并在成果转化中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者;

4、在国际、全国以及全省各类科技创新重大比赛和评选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者。对具备下列条件的候选人予以优先考虑: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系列竞赛中省级特等奖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论文被SCIEIISTP收录者;在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表现突出者。

(三)青年组

1、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11031以后出生),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突出贡献的不受职称限制)。

2、踊跃投身科技实践,充分体现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我省现代化建设作出杰出贡献者。

3、学术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或应用于实践领域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者。

4、在实施技术开发、社会公益、重大工程项目科技创新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并在广大青少年中具有较大影响者。

5、在国际、全国以及全省各类科技创新重大比赛和评选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者。获得省部级科技类荣誉一等奖以上者。

三、推荐方式

成立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组委会(附件1),办公室设在团省委统战联络部。评选采取组织推荐和社会推荐相结合、以组织推荐为主的方式进行。其中,青年组由各省辖市团委、人社局、科技局、科协、青联、学联,各直属单位团委,各省管高校团委组织申报;中学组、小学组由各省辖市团委、人保局、科技局、科协、青联、学联、少工委组织申报;大学组由各省辖市团委、人社局、科技局、科协、青联、学联,各省管高校团委组织申报。社会推荐由2名以上专家学者联名推荐或省级相关部门认定推荐经组委会确定申报名单后,在“河南共青团网”、“河南省青联网”予以公示。曾获“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河南省自主创新十大杰出(优秀)青年”的不再申报。

四、推荐材料

1、由本人填写《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申报表》(附件2)一式三份,贴好1寸正面免冠彩照并附身份证复印件,另附生活照2张。同时将申报表电子版发送至组委会邮箱。

2、提供事迹材料一式三份,字数3000字以内。请用仿宋三号、22固定行距、A4纸统一打印,并请在页眉注明“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申报材料”字样,同时报电子版材料发送至组委会邮箱。

3、提供所获奖项、专利、成果、论文等证明材料复印件一式三份,成果实物须附照片,所有证明材料复印件须加盖推荐单位公章;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将举办获奖者作品展,对获奖者的主要科研成果进行宣传和展览。

4、省级申报材料时间截至20111120

五、产权保护

1、申报奖项的内容不得侵犯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

2、为了维护申报奖项的合法权益,建议在参评前向有关部门申请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评选组委会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六、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广泛宣传。“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是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具体举措,是推进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进行广泛宣传,不断扩大“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社会影响。

2、严格标准,认真推选。“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要把握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的要求,切实把基层单位、科研一线的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推选出来。各单位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对照推荐条件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确保严格评选、优中选优。

3、把握要求,按时上报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请务必按照时间要求,认真组织申报,要对申报奖项进行直接考察,并征求所在单位的意见,进行综合审定。

 

联系人:李松歌,电话:03716590481513937168063,邮箱:hnyf2011@126.com,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7号团省委统战联络部,邮编:450003

 

附件:1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组委会名单

2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申报表

 

 

共青团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河南省青年联合会       河南省学生联合会

河南省少工委

 

                       2011年11月07

 


 

附件1

 

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组委会名单

 

  任:      团省委书记

副主任:      团省委副书记

     孟庆华    公务员局副巡视员

            马世民    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李宝红    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员:赵茂军    团省委办公室主任   

        曹克舜    团省委宣传部部长

王宏琳    团省委学校部部长

              团省委少年部部长

              团省委统战联络部部长

            赵建华    省公务员局考核奖励处处长

            何守法    省科技厅科技人才开发与对外合作处  处长

            郝立新    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书记

 

 


 

附件2

2011年度“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申报表

 

 

 

 

 

 

(一寸)

政治

面貌

 

出生

年月日

 

 

 

 

 

工作单位

及职务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Email

 

申报组别

 

800字,要求内容真实,文字简练)

800字)

 

省辖市

团委意见

 

 

(签章)

   

省辖市人

保局意见

 

 

(签章)

   

省辖市科

技局意见

 

 

(签章)

   

省辖市

科协意见

 

 

(签章)

   

省管高校

团委意见

 

 

(签章)

   

直属单位团委意见

 

 

(签章)

   

备注:1、此表一式3份,请按要求填写各项内容;2、此表可复制。

分享给朋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给你的朋友。
中国共青团    中国青年网    中国学联    中国少先队    未来网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周口市委员会
豫ICP备1900636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60202000030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