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周口市委:
现将团市委关于开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情况,作以下汇报:
近年来,周口共青团始终把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以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树青年典型为抓手,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平台,努力营造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拓宽思路,丰富内容,积极拓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途径,形成了党政关心、社会倾心、青少年热心、群众放心的关爱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工作体系。
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始终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线
全市各级团组织始终牢记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神圣使命,把教育青少年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团,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强化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构筑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支柱。
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伟大成就感召青少年。隆重举行“电力地产杯”各界青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开明”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用真挚语言讲述了三十年来周口沧桑巨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演讲赛五月下旬启动,经过69场初赛、预赛、复赛和决赛,吸引了2000多名选手参加。
以红色夏令营凝聚青少年。为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团市委组织30余名城乡少年结成手拉手帮扶对子,于7月18日—21日开展北京红色夏令营活动,小朋友们先后到国家科技馆、八达岭长城、清华大学、奥运场馆等参观学习,并走进央视参加《快乐成长》节目录制,与少儿节目著名主持人鞠萍姐姐零距离接触,使广大少年儿童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坚定了永跟党走的信念。
以传统文化陶冶青少年。团市委多次组织少先队员和辅导员代表一起到淮阳太昊陵、鹿邑县太清宫等地参观,用周口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青少年,引领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弘扬周口传统文化、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以读书读报活动吸引青少年。为引导青少年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的言行,团市委开展了“周口市青少年读书读报”活动,“知荣明耻,从我做起”读书读报活动启动仪式。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促进广大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升华思想道德境界。
以青年英模论坛提升周口青少年形象。根据我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情况,举办了周口青年英模群体现象论坛,得到了中国著名青年教育专家陆士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院长梁绿琦、河南省文学院院长孙广举的高度评价,被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媒体的深入报道。
以理论书籍引领青少年。出版发行了5000本《党建带团建的实践与探索——解读周口青年英模群体现象》一书,免费发放到各基层团组织,宣传周口青年典型,树立周口形象,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得到了团中央组织部,市委,市政府和团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二、抓住关键,潜移默化,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为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全市各级团组织以重大活动为契机,以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为载体,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政治觉悟、科学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责任,感恩社会,自觉甘于奉献。
开展“5•12”献爱心活动。四川“5•12”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团市委迅速组织开展“真情涌动,心系灾区”活动,要求全市广大青少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利用多种形式向灾区同胞献一份爱心。在此次活动中,共募集资金62.5万元,向灾区义务献血8.4万毫升,注册抗震救灾青年志愿者1562名,发放爱心救济款20000元,并把募集的50万元爱心捐款,在四川省江油市大堰乡援建一条“周口共青友谊路”,这是全省团组织在灾区援建的唯一一条道路,得到了灾区群众的高度评价。
开展希望工程爱心助学活动。为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圆大学梦,团市委开展了希望工程爱心助学,全市各级团组织多方整合资源,募集资金59.9万元,资助110名贫困学子,这是希望工程在我市实施以来募集资金数额最大、救助贫困生人数最多、社会参与最广泛的一次活动,市委书记毛超峰亲笔寄语广大贫困学子。
开展“啄木鸟监督行动”。为动员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增强热爱周口、共建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团市委深入开展“啄木鸟监督行动”,印制3万册《“家校共建”文明行为手册》,免费发放到市区各小学校少先队员手中,组织他们周末填写《家长不文明行为监督卡》,辅导员老师定期阅评。用青少年的言行影响家长,带动千家万户,激发市民提升文明意识,自觉维护城市形象。
开展“大眼睛看周口”活动。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文明素养、倡扬文明新风,我们联合新闻媒体深入开展“大眼睛看周口”活动,发动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和有条件的青少年,通过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把街头巷尾出现的不文明行为拍摄、录制下来,在媒体曝光。并定期评选优秀作品,对获奖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针对青少年兴趣爱好丰富、交朋结友广泛,容易受不良思想侵蚀,致使走上歧途的客观实际,团市委联合政法、教育等部门,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通过“犯罪嫌疑人”的现身说法、“小小律师”的慷慨陈词和“大法官”的义正言辞,使广大未成年人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创建留守儿童“亲情港湾”,在全国团组织中首先探索启动了利用互联网视频的“共青视窗•亲情传递”工程,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等新闻媒体给予了广泛报道。2008年,通过评选自强自立好少年、十佳少先队员、实施留守儿童心理援助、开展留守儿童家庭三夏帮扶、联合周口人民广播电台开设《离开父母不离爱》专栏,成功举办留守儿童北京红色夏令营活动,组织城乡少年结成手拉手结对帮扶对子,掀起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高潮。得到团中央、省委组织部、市委、团省委等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和良好评价。
三、典型引路,砥砺品德,不断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内涵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典型育人,用典型生动的事迹感召未成年人,用典型宝贵的精神引领青少年,培育青少年扬荣拒耻的自觉意识,引导青少年做自强自立的模范。
近年来,周口涌现出了携妹求学的洪战辉、九江断桥拦车的刘金行、勇救落水儿童的李飞、全国模范消防战士徐军、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单晓霞、希望工程爱心天使蔡青博等一大批青年英模,他们的精神难能可贵,他们的事迹荡气回肠,令人振奋、给人启迪、催人上进。以他们为主体,形成了周口青年英模群体,产生了令外界称奇的周口青年英模群体现象。团市委成功举办了周口青年英模群体现象论坛,编纂了《党建带团建的实践与探索——解读周口青年英模群体现象》一书,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了一部好教材,使广大青少年学有楷模,赶有目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市各级团组织通过开展英模事迹报告会,学英模、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大讨论,除陋习、树新风、争做文明青少年,明辨荣辱、自强奋进等青少年系列教育活动,采取座谈会、报告会、演讲比赛、万人签名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迅速在全市掀起了学英模活动的高潮。在周口青年英模群体和周口青年精神的影响和感召下,周口又涌现出了以勇斗持刀歹徒的王付威为代表的新的青年英模。经团市委推荐后,王付威被省委宣传部、团省委评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
春节前夕,团市委协调筹集资金1万余元,到这些青年英模的家中慰问,为每户送去了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并积极联系协调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爱心天使蔡青博》,五四前将发到各基层团队组织之中。团市委以实际行动支持着英模,以实际行动延续着英模的爱心。
四、创新载体,主动引导,构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坚实防线
为切实加强青少年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不断满足青少年网络文化需求,努力掌握在网上引导服务青少年的主动权,团市委积极探索网上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网络防线。
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我们以团干部、青年学生、青年学者为主体,发挥各级青联和网络社团的作用,吸纳一批热心青少年事业的网络工作者和社会人士,组建了一支50人的青年网络评论员队伍,组织网络贴文,开展网络评论工作,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引导网上舆论,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努力掌握网上引导服务青少年的主动权。
培养青少年网络人才队伍。以开展“周口市优秀网络人”评比活动为龙头,开展优秀青年网站编辑记者、青年版主、青年博客、青年网络评论员等评选活动,广泛团结凝聚一批优秀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青年网络志愿者人才,形成青少年网络建设的重要外围力量。
启动“青春网络导航行动”。认真整合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资源,整治黑网吧,为青少年网上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硬件保障。充分发挥团属网站的优势,通过设置青少年感兴趣的网络版块,增强青少年“上文明网、文明上网”意识。调动“青年网络评论员”的舆论引导优势,利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和盲从心理,用主流思想占据青少年思想认识,构建起网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平安线,为青少年缔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空间。
五、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团市委多方整合资源,不断健全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蓬勃开展。
党政重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各级党政和责任部门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共识,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市直各部门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县区目标任务已分解到乡镇和社区、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部门联动。团委与教育、妇联、关工委、公安、法院、劳动等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各负其责,共同行动的工作机制,健全了每一个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每个月互通工作进程、每半年进行一次联合检查、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等内容丰富的工作体系,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努力营造出有利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法制环境,形成尊重、爱护、关心、帮助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如各部门联合通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网吧整治等专项活动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和宣讲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社会参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团市委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式、新途径、新办法。联合周口市人民广播电台,开通“离开父母不离爱”专栏。协资资源,捐建希望书屋、希望体育室、留守儿童亲情港湾,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引导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引导各级团干部、青联委员、青年文明号集体成员与农村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鼓励贫困学生克服困难,立志成才,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尊重、爱护、关心、帮助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新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和传媒手段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面对新的工作形势,周口共青团将以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用不断前进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周口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奉献更加丰厚的业绩!
共青团周口市委